高一信息技术教案(优秀15篇)-凯发k8游戏
好的教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下面是人美心善的小编帮大伙儿找到的15篇高一信息技术教案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内容导航
高一信息技术教案 篇1单元概述 篇2高一信息技术教案 篇3高一信息技术教案 篇4高一信息技术教案 篇5高一信息技术教案 篇6课程标准 篇7高一信息技术教案 篇8课时安排 篇9教学过程 篇10高一信息技术教案 篇11教材分析 篇12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内容: 篇13活动安排 篇14高一信息技术教案 篇15高一信息技术教案 篇1
单元概述
本章通过列举生活实例,使学生解信息及其特征,认识信息和信息技术在信息社会的重要地位,使学生初步感受信息文化,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课程标准
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学习目标
知识性目标
解什么是信息;掌握信息的主要特征;学会区分信息和信息的媒体;通过生活实例具体说明信息的特征;解信息技术及其主要内容;解信息技术经历的五次革命,并列出每个阶段的重要标志。
技能性目标
能快速在图书馆或向家长获取信息;对于有条件上网的学生,应提高上网查询的速度。
情感性目标
交流讨论信息在信息社会的重要性,感受信息文化;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主动获取信息的愿望。
教学过程
一、信息的概念:
师:同学们,今天是我们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第一堂课。有谁能说说什么是信息?在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试着举1~2个例子。
生:(举例)
师:(教师在学生举例时可以将案例记录在黑板上,以备区分信息与信息的媒体之用)
师:刚才大家都列举很多生活中的例子。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著名的学者是如何来定义信息这个概念的。
(应用ppt演示文稿)
师:信息是一个被各个领域广泛运用的概念,其定义因领域的不同而各不相同。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的是信息学奠基人香农和控制论奠基人维纳对信息的定义。
师:信息需要用载体来表示和传播,表达信息的载体称为信息的表示媒体,简称媒体。例如:书中记载的内容属于信息,书就是信息的媒体。刚才同学们举这么多例子,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哪些属于信息,哪些属于信息的媒体?
生:(区分黑板上的例子是属于信息还是信息的媒体)
师:(将例子按照信息、媒体有规律地排列)
例如: 信息 媒体
书中记载的内容 书
天气预报 广播
师:信息的媒体类型很多,常用的类型有四种:文本、数据、声音和图像等等。看看黑板上罗列的都属于哪一类型?
生:(将举例的媒体按照其类型分类)
二、信息的主要特征:
师:刚才我们都列举很多信息,也解哪些是信息,哪些是信息的媒体。现在,我们可不可以归纳一下信息有哪些主要特征呢?同样,也举1~2个例子。
师、生:信息的主要特征是:可开发、存储;可传递、共享;可处理、再生;可利用、增值。
三、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内容:
师:刚才我们着重介绍第一节信息和信息的主要特征。接下来让我们来解一下第二节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应用ppt演示文稿)
师:信息技术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微电子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信息技术的内容包括信息获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控制技术和信息存储技术。
四、信息技术的发展:
师:信息技术在其发展中经历五次革命,请同学们查看教材,通过本章的学习,解每次信息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生:第一次语言的产生;第二次文字的发明;第三次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第五次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用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师:在信息技术经历的五次革命中,信息采集技术、信息传播技术和信息存储技术在每个历史阶段各有什么特点呢?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这个活动。
说明:建议以2~3人为一组(同桌),根据分析表完成活动。
所需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设备:学校一般采用专线、宽带、电话线等连接方式接入因特网,计算机中的浏览器一般选internet explrer(简称ie)。
学生:学会基本的网络搜索技术。
教师:各种教学用的记录表及评价表,如分组调查表、周边图书馆推荐表、相关网站链接表、分析表、作品引用记录等。
活动安排
l 活动主题:分析信息采集技术、信息传播技术和信息存储技术在各个历史阶段的特点
l 活动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图书馆、向家长咨询或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完成分析表。
l 活动步骤:
(1)在课堂中完成分组,并确立组长和组员的分工
(2)每组可以采用一种或多种查询方式(通过图书馆、向家长咨询或上网查找)查找相关资料
(3)整理并交流
对不同起点的学生
1.需要帮助的学生:
与学生一起查找资料,或事先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辅助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本章的知识点。
2.可以提高的学生:
以不同的形式来表现信息,并通过生活实例来反映信息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
单元概述 篇2
本章通过列举生活实例,使学生解信息及其特征,认识信息和信息技术在信息社会的重要地位,使学生初步感受信息文化,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高一信息技术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声音信息的加工》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第五小节。声音信息的加工,是多媒体信息加工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前面的文本、数据和图片的加工,此部分学生比较陌生。声音信息的加工能为后续的学习,如本章中视频制作中的配音,以及网页制作中背景音乐的选择和处理都提供了凯发k8游戏的技术支持。
声音信息作为必修课的新知识,它的学习对于第二学期《多媒体技术》这一选修模块的学习也有重要的意义,是选修模块学习必要的知识准备。所以本节知识无论是在现阶段的学习中,还是在后续的学习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声音信息的加工》是一个实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知识点,能提高学生音频信息的采集、加工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前面已经完成了信息获取的学习,基本具备了在网上根据主题搜集文字、图片、音乐等信息的基本能力。从文本、数据和图片信息加工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对信息加工的目的和需求分析已经基本掌握。但学生的基础普遍不好,例如word和excel的使用基本不熟练,没有达到教材要求的基础,不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是很高的,尤其是到图片的加工时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而本节课的内容又是一个学生喜欢的内容,应该利用好本节课内容继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比较喜欢音乐,对mp3、mp4等都有一些了解,很多学生也拥有自己的mp3、mp4设备。所以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学好没有什么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学生水平的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可能没有接触过mp3、mp4之类的东西,没有感性认识。而且绝大多数学生对音频文件的格式及特点不了解,对于这些偏理论性的内容如何处理好是本节课设计的一个难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音频质量的常用指标;知道常用的声音文件格式及其特点;了解常见的声音加工软件;掌握利用windows录音机进行声音的采集、声音文件片段的截取方法;掌握利用千千静听进行音频格式的转换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主题和信息呈现的需求,选择适当的工具软件和方法,对声音信息进行采集和编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声音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体验声音采集和编辑的过程,感受声音信息加工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声音信息加工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点
1)常见声音格式的特点。(根据需要选择声音格式)
2)声音格式的转换和声音片段的截取。(根据需要对声音进行加工)
五、教学难点
1)常见声音格式的特点。
2)声音质量的常用指标。
(这两个内容都是理论性知识,如何让学生理解好是难点。)
六、教学策略
从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展示几个成功的解决这些需求的声音加工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在任务中设置障碍,让学生主动探究关于声音格式和质量指标的内容。音频信息的采集与简单加工操作并不难。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讨论合作来掌握音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的方法。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作品,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场合对音频文件的不同需求。通过最后的课堂总结,把理论知识强调出来,并对今后学生可进行的深入学习做引导。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学生喜爱的歌曲。提出问题,想把其中的一部分截取下来做铃声该怎么做?
欣赏音乐,并进行讨论。
通过学生喜爱的歌曲吸引其注意力,通过问题引出本节课内容,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从知识面和学生的心里层面引入课题
wav声音的截取:
引导学生说出声音截取工具软件和操作方法。布置第一个任务截取声音片段。提供wav格式音乐。
回答问题,参考教材或相互交流尝试利用录音机进行截取操作。
1、让学生了解常用的声音处理软件。(学生回答,教师再补充)
2、布置任务但是不给提供前面提到的软件。让学生知道录音机这个工具。
3、培养学生利用教材的意识。
mp3声音的截取,格式转换。
给学生一个新歌曲mp3格式的让其利用录音机截取
尝试截取,学习格式转换:
1、设置障碍让学生知道录音机的功能限制。
2、激发学生对声音格式的求知欲望。
3、通过格式转换时的参数设置,让学生参考教材了解音频质量的指标。
录制声音:
展示录制的铃声效果,引导学生进行声音录制
尝试录制个性铃声:
1、使学生知道声音加工的另一个内容声音的采集。
2、激发学生对录制声音的兴趣。
展示评价学生作品,给出评价引导。
展示参与评价:
让学生了解对声音作品评价的标准,给学生展示和锻炼表达的机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鼓励他们应用更的的专业软件去完成数字化音频信息的采集和加工。
教师总结音频文件格式相关知识,介绍更强功能的软件。
教师ppt展示。
让学生较系统地了解音频文件格式的差别及用途,了解声音加工的更多内容,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高一信息技术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声音信息的加工》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第一节第五小节。声音信息的加工,是多媒体信息加工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前面的文本、数据和图片的加工,此部分学生比较陌生。声音信息的加工能为后续的学习,如本章中视频制作中的配音,以及网页制作中背景音乐的选择和处理都提供了凯发k8游戏的技术支持。
声音信息作为必修课的新知识,它的学习对于第二学期《多媒体技术》这一选修模块的学习也有重要的意义,是选修模块学习必要的知识准备。所以本节知识无论是在现阶段的学习中,还是在后续的学习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声音信息的加工》是一个实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知识点,能提高学生音频信息的采集、加工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前面已经完成了信息获取的学习,基本具备了在网上根据主题搜集文字、图片、音乐等信息的基本能力。从文本、数据和图片信息加工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对信息加工的目的和需求分析已经基本掌握。但学生的基础普遍不好,例如word和excel的使用基本不熟练,没有达到教材要求的基础,不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是很高的,尤其是到图片的加工时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而本节课的内容又是一个学生喜欢的内容,应该利用好本节课内容继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比较喜欢音乐,对mp3、mp4等都有一些了解,很多学生也拥有自己的mp3、mp4设备。所以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学好没有什么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学生水平的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可能没有接触过mp3、mp4之类的东西,没有感性认识。而且绝大多数学生对音频文件的格式及特点不了解,对于这些偏理论性的内容如何处理好是本节课设计的一个难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音频质量的常用指标;知道常用的声音文件格式及其特点;了解常见的声音加工软件;掌握利用windows录音机进行声音的采集、声音文件片段的截取方法;掌握利用千千静听进行音频格式的转换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主题和信息呈现的需求,选择适当的工具软件和方法,对声音信息进行采集和编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声音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体验声音采集和编辑的过程,感受声音信息加工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声音信息加工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点
1)常见声音格式的特点。(根据需要选择声音格式)
2)声音格式的转换和声音片段的截取。(根据需要对声音进行加工)
五、教学难点
1)常见声音格式的特点。
2)声音质量的常用指标。
(这两个内容都是理论性知识,如何让学生理解好是难点。)
六、教学策略
从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展示几个成功的解决这些需求的声音加工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在任务中设置障碍,让学生主动探究关于声音格式和质量指标的内容。音频信息的采集与简单加工操作并不难。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讨论合作来掌握音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的方法。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作品,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场合对音频文件的不同需求。通过最后的课堂总结,把理论知识强调出来,并对今后学生可进行的深入学习做引导。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以及及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学生喜爱的歌曲。提出问题,想把其中的一部分截取下来做铃声该怎么做?
欣赏音乐,并进行讨论。
通过学生喜爱的歌曲吸引其注意力,通过问题引出本节课内容,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从知识面和学生的心里层面引入课题
wav声音的截取
引导学生说出声音截取工具软件和操作方法。布置第一个任务截取声音片段。提供wav格式音乐。
回答问题,参考教材或相互交流尝试利用录音机进行截取操作。
1、让学生了解常用的声音处理软件。(学生回答,教师再补充)
2、布置任务但是不给提供前面提到的软件。让学生知道录音机这个工具。
3、培养学生利用教材的意识。
mp3声音的截取,格式转换。
给学生一个新歌曲mp3格式的让其利用录音机截取
尝试截取,学习格式转换
1、设置障碍让学生知道录音机的功能限制。
2、激发学生对声音格式的求知欲望。
3、通过格式转换时的参数设置,让学生参考教材了解音频质量的指标。
录制声音
展示录制的铃声效果,引导学生进行声音录制
尝试录制个性铃声
1、使学生知道声音加工的另一个内容声音的采集。
2、激发学生对录制声音的兴趣。
展示评价学生作品
给出评价引导
展示参与评价
让学生了解对声音作品评价的标准,给学生展示和锻炼表达的机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鼓励他们应用更的的专业软件去完成数字化音频信息的采集和加工。
教师总结音频文件格式相关知识,介绍更强功能的软件。
教师ppt展示
听述并思考
让学生较系统地了解音频文件格式的差别及用途,了解声音加工的更多内容,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高一信息技术教案 篇5
1.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information)就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
人类历史上的六次信息革命:①语言②文字③造纸术和印刷术④电传播⑤微电子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⑥多媒体信息和网络化信息。
在当今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社会中,信息成了比物质材料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
2.现代信息技术
1946年在美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埃尼阿克)。
计算机界的摩尔定律:随着微电子工业水平的不断增加,单位面积集成电路板上能被集成的晶体管数目,将会以每18个月翻一番的速度稳定增长,并在今后数十年内保持这种势头。
internet 是无国界的,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或政府机构,是一个完全开放的通信和信息的自由王国。
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向着智能化,多媒体化和网络化的方向继续发展。
3.计算机基本结构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使用的计算机都属于冯·诺依曼结构。冯·诺依曼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是程序和数据统一存储并在程序控制下自动工作,即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4.中央处理器(cpu)的组成、功能及发展
运算器和控制器合起来称之为中央处理器(cpu)。
5.存储器
存储器中所包含的存储单元的数量称为存储容量,其计量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简称b),8个二时制位称为一个字节。
单位换算关系是: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断电后,ram中数据全部丢失,可读可写。
内存储器 只读存储器(rom):断电后不会丢失数据,但只能进行读操作。
存储器 硬盘:可读可写 几十个gb
外存储器 软盘:可读可写 1.44mb
光盘:只读不写 650mb
6.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及作用
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除此之外,还有光笔、扫描仪、话筒,数码相机等,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扫印机、音箱、绘图仪。
7.软件的概念及分类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8.系统软件的功能
主要用于计算机内部的管理、维护、控制、运行以及计算机程序的翻译、编辑、控制和运行等,它能使用户方便地操作计算机,主要包括操作系统,监控管理程序、设备驱动程序、语言编译系统等,其中常用的操作系统有dos 、unix 、windows 、netware 、windows nt、windows20xx、linux。常用的高级语言有:fortran 、basic 、cobol 、pascal 等。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dbase、foxbase、foxpro 、oracle 、sybase等。
9.应用软件的功能:
应用软件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编写的计算机程序。常见的有word、excel、商品流通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等。
高一信息技术教案 篇6
说课题目:
frontpage网页设计技巧综合运用
专家们、教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frontpage网页设计技巧综合运用
我的说课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说教材
二:说教学目的
三:说学生
四:说教学方法及实现途径
五:说有关教学设计中的三个引导点
首先说教材:
教材的选取:教材使用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信息技术教科书,高中第三册,第一单元frontpage网页设计的总结运用课。这一教材由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本节教学内容所处的地位:是巩固与提高学生网页设计技巧的极好机会,而且是教师抓住机会进行更精彩、更有意义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关键时期,我想这点会在我后面的教学设计阐述中体会。
接下来说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
巩固前面已学的网页设计技巧,而且将激发学生自主去探讨,更多的网页设计技巧。
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共同提高的良好品质;鼓励学生们在这一网页设计运用课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培养自己主动学习及探究能力和综合信息素养。
情感教育目标:
如何使信息技术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平台,如何设计除了教会学生使用一些基础软件知识之外的更多的东西,这是我一直在计算机课教学中思考的一个问题;学生情感教育的培养,一直应成为我们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教育目标之一,所以选择母爱为主题,由此培养学生对母爱的理解及体验母亲对儿女平凡而伟大的爱;另外也为丰富我自己的情感: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学人员,我希望在我的教学中做我应做的,做我能做的,多探讨,多尝试,丰富学生的内心同时,我也在其中丰富自己,并感受更多的快乐。
接下来说学生:
学生计算机知识背景:
我的学生是高二的学生,高二的的学生经过高一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后,他们有一定的网络知识,如何设计一个教学环节不仅仅简单让学生回顾复习一下,而是能达到更高的层次,下面了解一下:
学生的身心特点:
高中生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热衷于展现自己的力量和才能;他们已不满足于父母、老师的讲解,或书本上的现成结论,
学生与父母的交流:
在高中阶段,高生中的自主、独立性使他们的个性处于极其张扬与反叛的时期,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往往在这一时期成为多事之秋。所以希望能通过这一教学,激发学生们心中对母亲的爱的理解与感受。而如何根据学生情况,使这一美好的愿望在我的网页设计教学中实现呢?用怎样的教学设计与方法来进行呢?这对我们师生都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下面是实现这些教学理念的教学方法及实现途径:
教学方法一及实现途径:
用任务驱动教学设计与母爱内容相结合:
把所学的网页设计技巧与母爱内容相结合,巧设任务,对学生进行引导。
例如:网页中文字的修饰与滚动字幕的设计,让学生结合母爱内容,自拟一个标题,进行设计展示;从有关母爱的文章资料中选择感受深刻的有关母爱的段句并配上图片在网页中进行设计;同样的背景图片及音乐,另外表格对网页整齐化的设计,都进行精心安排,结合母爱主题进行练习。
教学方法二及实现途径:
课堂以学生为主,教师为引导,师生一起互相探讨学习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案设计中分别把所学的网页设计技巧与母爱网页设计一一对应,设计成任务,学生之间分组合作,互相学习,相互探讨,把所有任务分成四组,班上学生分成四组,每个组负责一个任务在全班进行展示,如果有任务本组不能解决的,让其他组同学上来协组完成,让他们自己当老师。
教学方法三及实现途径:
让学生在已学习的网页设计技巧应用之上,用形式多样的方法让学生感受母爱,同时进行课本以外网页设计知识的探讨:
例如:给学生提供有关母爱的散文与诗歌文章及背景音乐,让学生尝试如何把朗诵与文字同时展示在网页中,鼓励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母爱文章进行课后自己录制放到网页中;向学生介绍有关录音的软件;
再例如:引导学生使用特效设计代码,老师提供一两个特效代码,让学生尝试,由此鼓励学生在以后的设计中到网上自主进行资料搜索并下载进行尝试运用。……
教学方法四及实现途径:
给学生提供提问与学习的平台,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给学生提出自己在网页设计中想实现而自己又不知道如何操作实现的网页设计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可以在课堂上解决的,首先鼓励学生进行互相交流解决,教师可以当堂解决的,应给予引导,如果不能解决的,鼓励学生与自己一起到网上进行学习,并在课后再进行交流,探讨解决。
最后说有关教学设计中母爱情感培养的三个引导点:
一:说学习兴趣:苏联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到:“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只有教师的思想才有可能点燃它”。所以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网页制作兴趣,进行如下教学程序:
1、教师进行鼓励:一张网页的设计,技巧是基础,在基础之上如何设计出一张你较为满意的网页,还有许多其他的综合能力的体现,赠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以此鼓励。
2、激励办法:母爱主题的网页设计将邀请家长来欣赏,把好的作品放于学校网站上。
二、说有关母爱音乐:如何把时尚与情感教育相结合?我想在此我找到了很好的结合点,那就是结合现代青少年最喜欢的歌星周杰伦,他自创自唱的歌曲:听妈妈的话作为我的这节设计课的开场,当我的学生走进电教室,此时当我给我的学生播放这首歌,我的学生会不约而同的跟着节拍与我一起唱:听妈妈的话,我想在那一刻,有什么样的方法会让我的学生与我一起在深深地感受着母亲的爱呢?的确,伴着这首歌,也会使我的网页设计主题内容:母爱,自然传递给学生。
三、说阅读、朗读:阅读、朗读是最能使人的心灵变得明亮且是培养丰富情感的重要方式,我在网上查找了很多有关母爱的文章,一首很简洁而对母爱深刻描述的诗:mother,课前与班主任、语文老师和英语老师了解情况,得到学生的同意,最后我设计班上的两位学生在课堂上朗读。另外倾听也是情感培养的重要方式,我找到有关母亲的一个英文的小故事,让我的英语老师朗读并录音,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进行倾听,从中让学生体会母爱。教育家孔子提倡诗乐,他说:“温柔敦厚,诗教也。”基于此,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果说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丰富形式多样的资料进行网页设计教学,让学生的网页设计技巧巩固中深深感受母爱和理解母爱,还不如说是我自己也是学生中的一员在深深的体会母爱吧。
我的这节说课就到此。
谢谢专家们,老师们的耐心聆听,希望专家们,老师们给我指导,我相信有大家的参与,我的这一节教学设计将会好。
再次谢谢大家
课程标准 篇7
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高一信息技术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高中信息技术课的课程要求。
2.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电脑的认识,了解他们的水平、基础。
3.举例与学生一起讨论信息时代的新特点。
4.与学生一起讨论信息的一些特征。
5.与学生一起体验信息交流。
二、教材内容分析
教育科学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 1节,从内容上讲,包括丰富多彩的信息和信息的一般特征。前者是与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简单易懂,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内容;后者是重点内容,理论性较强,是教学的难点。作为信息技术课的开篇章节,不能停留在概念的讲解和理论分析上,而是要让学生从生活实际着手,体会到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巨大作用,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从而产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三、方法与策略
1.引领学生体验信息社会与信息特征;
2.开放地授课,根据教材又不局限教材,在概念、原则方面提高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介绍课程的基本要求。
师:从今天开始,我与大家一起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先简单介绍一下课程情况。我们本学期用的《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共一册,是必修课程,共用36课时来完成。我们教材的内容主要是从我们的日常事务工作的需求出发,按照事务完成的流程引领同学们学习在工作中使用信息技术的一般方法和基本过程,并把动手实践的广阔空间留给同学们,让大家在探索、应用中学习到一套完整的原则与技术。 为了更好地让大家认识到信息技术课与以往的计算机课的不同,我们现在先进行以下几个讨论。
第二环节:大家谈经历。
师:进入本环节,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学习、运用电脑的经历,同时也锻炼一下大家的口才和勇气。大家针对以下几个问题先思考片刻。
(板书)
(1)你玩过电脑游戏吗?觉得玩游戏感觉如何?是否影响到你的其他课的学习了?
(2)家里有电脑吗?你上过网吗?在哪儿上的?进过网吧没有?你对网吧有什么认识?
师:谁自告奋勇,请举手示意!如果不举手,我可就随机邀请了啊!
女生a:我从小学五年级开始玩电脑,我在家用宽带上网,不爱玩游戏,偶尔上网聊聊天。
师:上网还做什么?
女生a:上网校,查资料。
师:好!你对网友见面怎么看?
女生a:也有要提出跟我见面的,就在这个暑假。
师:见了没有?可以公开谈吗?
女生a:没有,我不想,谁知道是什么人啊!
师:很好!网友见面要慎重。最好不要见,网友中坏人也是有的,并且还不少。特别是小孩子容易上当受骗,有人就一不小心被贩卖到非洲去了。
众学生:哈哈……
师:我看后排的某某同学(他在乱动)已经心里有“成长的竹子”了,既然坐不住了,你就来谈一下吧!
男生a:没玩过!
师:真的?我不信!中考要求考试嘛!不要误会向老师传播错误信息哦。你到网吧去上网没有?
男生a:没有!
众学生:老师!他有!他是网迷!
师:哦,有人看到你进过网吧的。你去网吧不是去上网?那做什么?为你家里买菜是吧?网吧里的菜可比不上超市的新鲜啊!
众学生:哈哈……
男生a:上了,上得不多。我可没玩游戏啊,老师!
师:玩过也不要紧,关键是要正确分析自己。你觉得你玩游戏影响学习了没有?我相信你有说真话的勇气。
男生a:影响了一点吧。我学习落后好像就是从玩游戏开始的。
师:谈得非常好,很坦诚,以后希望能注意克制自己,多用一些时间去学习。
(其他3~4位同学继续谈,掌握时间,避免夸夸其谈)
第三环节:一起讨论信息时代的特点。
师:目前,我们已经处在一个新时代,即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我们的思维、技术、文化都与以前大不相同。现在,我们就一起从几个讨论看一下这些变化吧。
(1)成语补充。
师:在新时代人们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开始变化了。现在考虑以下两个成语补充题目。大家讨论一下解决问题的方法。注意,我不需要具体答案,只要方法。
天()马() ()屯()聚
部分学生:天马行空!
师:我就知道有人会这样回答,呵呵,看清了再说!再说我只要方法,即你如何去寻找答案。
生1:查成语辞典!
师:非常好!关键你怎么查?
生2:第一个可以查“天”!把以“天”开头的成语找一找。
师:不错!第2个呢?
众生:不好查!难办!……
师:在信息时代,我们用模糊查询,这种思维与传统是不很相同的。比如我们可以使用通配符代替这个不知道的字,让它去模糊查找。只要我们在google网站上输入“*屯*聚 成语”,一下就可以搜出来了。包括解释、典故等信息。
(2)阅读。
师:我们再讨论一下,信息时代的人们阅读的方法与传统有何不同。比如阅读一篇文章,遇到生字和一些不知道的典故怎么办?又比如,我们读新闻时想了解相关的新闻,怎么办?现在让我们语文课代表的同桌来回答!
(如果语文课代表站起,师提示:“注意你获取的信息要完整,我说的是你的同桌)
生3:查字典、查资料。
师:如果我们需要太多的,甚至要一些太珍贵的、太难找的资料怎么办?
生3:这……
师:你可以有一个向他人求助的机会。你向谁求助?
生3:向我同桌(生4)。
师:我已经为你想到了,所以才提问他的同桌你呢。
生4:去图书馆吧。
师:看过《哈利·波特》了吧?他的魔法书多好,用魔棒一点,里面就出现了相关的影像介绍,这样的书现在也很多,那就是光盘图书,比如大百科全书光盘。信息时代阅读的最关键的一个思维方式就是“超链接”。比如,新浪网站上从“体育”链到“nba”再链到“姚明在nba的最新表现”……“超链接”就像很多条链子把各种信息联系在一起,可以自由地跳转,有选择地阅读。
众生:也不是随心所欲,还比不上魔棒啊!
师:大家说得好!信息技术正在继续发展,你们要好好学习,在不远的将来我相信你们能够实现魔棒这样的“超链接”。
第四环节:大家讨论信息特征。
师:我们已经处在信息时代,每个人要对信息的认知、表达有充分的认识,能够正确地辨别、分析、描述信息,做到这一点,必须了解一些信息的特征。为什么呢?让我们先来通过讨论和提问,一起感受。
(1)载体依附性。
师:大家看过武侠小说吧?
众生:看过!
师:好。请听题:武侠小说里经常有争夺一种神秘的书的情节,书里面记载着练功方法这样宝贵的信息。但是有个叫令狐冲的学到的各派剑法却不在书上,谁知道哪里记载着这些信息?
生1:思过崖山洞的墙上。
师:不错!令狐冲发现时,这些信息在墙上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幸好没有火山喷发或是大地震,否则墙这个信息的载体碎了,这些剑法信息也就没有了。
师:下一题:有的同学喜欢用座右铭来激励自己奋发学习,学有所成。一条座右铭通常写在哪里?
生2:写在日记本里!
生3:写在铅笔盒上!
生4:存在文曲星上,打开就看到!
生5:老师我有手机,我放在开机画面上!
生6:刻在课桌上!
师:刻在课桌上是不对的,要爱护公物!鲁迅当年刻在课桌上也是不对的,不过已经过去这么多年,我们就不追究他老人家了。但是现在你如果随处乱写乱画,为你的座右铭这条信息乱找载体,我们是要追究你的责任的!
总之,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板书),信息需要依附在一定的载体上存在,并且同一信息可以有不同的载体。
课时安排 篇9
一课时(40分钟)
教学过程 篇10
一、信息的概念:
师:同学们,今天是我们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第一堂课。有谁能说说什么是信息?在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试着举1~2个例子。
生:(举例)
师:(教师在学生举例时可以将案例记录在黑板上,以备区分信息与信息的媒体之用)
师:刚才大家都列举很多生活中的例子。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著名的学者是如何来定义信息这个概念的。
(应用ppt演示文稿)
师:信息是一个被各个领域广泛运用的概念,其定义因领域的不同而各不相同。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的是信息学奠基人香农和控制论奠基人维纳对信息的定义。
师:信息需要用载体来表示和传播,表达信息的载体称为信息的表示媒体,简称媒体。例如:书中记载的内容属于信息,书就是信息的媒体。刚才同学们举这么多例子,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哪些属于信息,哪些属于信息的媒体?
生:(区分黑板上的例子是属于信息还是信息的媒体)
师:(将例子按照信息、媒体有规律地排列)
例如: 信息 媒体
书中记载的内容 书
天气预报 广播
师:信息的媒体类型很多,常用的类型有四种:文本、数据、声音和图像等等。看看黑板上罗列的都属于哪一类型?
生:(将举例的媒体按照其类型分类)
二、信息的主要特征:
师:刚才我们都列举很多信息,也解哪些是信息,哪些是信息的媒体。现在,我们可不可以归纳一下信息有哪些主要特征呢?同样,也举1~2个例子。
师、生:信息的主要特征是:可开发、存储;可传递、共享;可处理、再生;可利用、增值。
三、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内容:
师:刚才我们着重介绍第一节信息和信息的主要特征。接下来让我们来解一下第二节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应用ppt演示文稿)
师:信息技术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微电子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信息技术的内容包括信息获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控制技术和信息存储技术。
四、信息技术的发展:
师:信息技术在其发展中经历五次革命,请同学们查看教材,通过本章的学习,解每次信息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生:第一次语言的产生;第二次文字的发明;第三次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第五次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用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师:在信息技术经历的五次革命中,信息采集技术、信息传播技术和信息存储技术在每个历史阶段各有什么特点呢?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这个活动。
说明:建议以2~3人为一组(同桌),根据分析表完成活动。
所需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设备:学校一般采用专线、宽带、电话线等连接方式接入因特网,计算机中的浏览器一般选internet explrer(简称ie)。
学生:学会基本的网络搜索技术。
教师:各种教学用的记录表及评价表,如分组调查表、周边图书馆推荐表、相关网站链接表、分析表、作品引用记录等。
活动安排
活动主题:分析信息采集技术、信息传播技术和信息存储技术在各个历史阶段的特点
活动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图书馆、向家长咨询或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完成分析表。
活动步骤:
(1)在课堂中完成分组,并确立组长和组员的分工
(2)每组可以采用一种或多种查询方式(通过图书馆、向家长咨询或上网查找)查找相关资料
(3)整理并交流
对不同起点的学生
1.需要帮助的学生:
与学生一起查找资料,或事先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辅助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本章的知识点。
2.可以提高的学生:
以不同的形式来表现信息,并通过生活实例来反映信息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
高一信息技术教案 篇11
一、教材分析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本课选自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本《网络技术应用》第二章第二课,共有三个知识点:分别是ip地址的格式、分类以及管理。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域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本单元将要学习的“如何将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等知识的基础与铺垫,在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接下来我再谈谈对学情的理解:
1、在知识方面,高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储备,对计算机网络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存在着个体差异。
2、在技能方面,学生思维活跃,理解及操作能力也比较强,有很强的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在情感方面,学生求知欲望强烈,喜欢探求真理,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及授课学生的情况,制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准确说出ip地址概念;完整复述ip地址的格式及分类方法,能通过计算分辨出ip地址的类型。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生活实例直观感受ip地址的作用和便捷;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探究掌握ip地址的分类形式,并能正确辨别ip地址类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通过计算识别ip地址类型的学习乐趣,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勇于克服困难,同时提高对网络技术应用的学习兴趣。
四、重难点分析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的难易程度,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能够理解ip地址的概念,了解其格式组成以及分类形式;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学生能根据ip地址的分类正确判断所属类型。
五、教学方法
接下来我来谈谈这节课我准备采用的教学方法。首先,依据新课改理念,我准备采用“任务驱动”和“自主探究”等教学方法,同时,在授课过程中把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用提问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思考,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印象。
其次,新课改理念也提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会不断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协作学习的方法进行学习。
六、教学过程
首先是导入新课环节,我打算采取视频导入的形式,先给学生播放一段关于公安机关利用计算机技术查获全国首例利用网络进行聚众赌博的案例。通过让学生复述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公安机关破案的关键线索,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ip地址这个概念。
成功导入新课后进入到新知识探究环节。首先我会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ip地址”?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回答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总结ip地址的定义。
同学们对ip地址概念有大致的理解以后,我会设置一个小比赛,让他们查询自己计算机的ip地址,并在黑板上记录最快完成的三位同学的ip地址,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之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书本内容,结合黑板上的ip地址,对应分析ip地址的组成特点,包括点分十进制以及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同时,通过对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的探讨,引入ip地址的分类这个概念。
下一步,我会先让学生阅读书本内容,总结归纳ip地址分类的依据和规律,让学生理解ip地址各个类型的特征,a、b、c三种类型ip地址的网络号和主机号分别是如何规定的。同时,让学生思考每个ip类型左起第一个字段的取值范围,a类地址作为范例,点明数值取值范围涉及到二进制到十进制的转换,之后让同学们以此类推,进行b类及c类取值范围的计算。
接着就是巩固提高环节,为了帮助同学们进一步掌握ip地址分类这个知识点,我会设置一个练习题133.211.1.1,让同学们分析这个地址属于哪个类别,邀请学生作答,分析解题的关键思路就是判断ip地址左起第一个字段的数值处在哪个类型的取值范围内。
紧接着我会给出第二个例题:192.256.10.1,让同学们分析ip地址是否正确,由此强调ip地址每个字段的数值不能超过2的8次幂,也就是255。之后,我会对如何判断ip地址类型进行总结。
最后就是小结作业环节,我首先会带着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点,包括ip地址的格式组成和分类特点。然后采取首尾呼应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视频中,公安机关根据ip地址进行破案的具体经过。同时布置这样一个任务:根据计算机教室的ip地址计算,让学生回去思考一下此网络最多可以允许多少个节点?
七、板书设计
最后,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将采取简明直观的提纲式。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考官。
教材分析 篇12
本课节选自沪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第五章第一小节节选内容,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有计算机病毒、防火墙等相关知识,课本理论性质比较重,实践性的欠缺,需要我们教师转换教学设计思路,变直接理论学习为“实践出真知”,这样不仅学生理解的深刻,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分析问题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内容: 篇13
师:刚才我们着重介绍第一节信息和信息的主要特征。接下来让我们来解一下第二节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应用ppt演示文稿)
师:信息技术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微电子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信息技术的内容包括信息获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控制技术和信息存储技术。
活动安排 篇14
l 活动主题:分析信息采集技术、信息传播技术和信息存储技术在各个历史阶段的特点
l 活动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图书馆、向家长咨询或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完成分析表。
l 活动步骤:
(1)在课堂中完成分组,并确立组长和组员的分工
(2)每组可以采用一种或多种查询方式(通过图书馆、向家长咨询或上网查找)查找相关资料
(3)整理并交流
高一信息技术教案 篇1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准确说出ip地址概念;完整复述ip地址格式及分类方法,能通过计算分辨出ip地址的类型。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生活实例直观感受ip地址的作用和便捷;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探究掌握ip地址的分类形式,并能正确辨别ip地址类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体验通过计算识别ip地址类型的学习乐趣,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勇于克服困难,同时提高对网络技术应用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理解ip地址的概念,熟记ip地址的格式组成和分类方法。
【难点】
能进行ip地址类型识别。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1、老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内容是关于我国首例利用因特网破获聚众赌博案件
(1)学生观看视频
(2)学生概括视频主要内容
2、设置疑问:公安机关根据什么线索进行破案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ip地址的概念。
环节二、新知探究
任务一、答一答
(1)学生自习课本上关于ip地址概念的内容
(2)学生回答问题:“什么是ip地址”,老师做补充总结。
任务书二、查一查
1、设置小竞赛,根据查看本机ip地址的方法,学生动手操作查看自己计算机的ip地址。
2、请较快完成的同学说出自己的ip地址,老师在黑板上记录。
任务三、说一说
1、学生利用2分钟自习书上内容,讨论ip地址的组成特点。
2、教师带领学生结合黑板上记录的ip地址,总结ip地址组成特点,包括点分十进制的表示方法及网络标识、主机标识;并通过对网络号和主机号的讨论,引入ip地址分类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