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出了名堂》教学案例与反思【优秀12篇】-凯发k8游戏
玩耍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的行为,但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伟大原发现是在玩耍中产生的。本页是编辑为大伙儿收集的12篇《玩出了名堂》教学案例与反思,仅供参考。
内容导航
《玩出了名堂》 篇1《玩出了名堂》 篇2《玩出了名堂》 篇3玩出了名堂 篇4《玩出了名堂》教学反思 篇5《玩出了名堂》教学反思 篇6《玩出了名堂》教学反思 篇7《玩出了名堂》 篇8《玩出了名堂》教学反思 篇9《玩出了名堂》 篇10《玩出了名堂》教学反思 篇11《玩出了名堂》教学反思 篇12《玩出了名堂》 篇1
教学内容:p58-p60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流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
4.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难点: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教学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在玩中获得的乐趣或收获。
2.了解显微镜的知识,收集有关微生物的资料。
3.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在游戏和在玩中会到了哪些乐趣。
2、同学们在自己的玩中体会到了乐趣,甚至有人在玩中出了名堂,同学们想知道是谁玩出了什么名堂吗?请听故事《玩出了名堂》。(教师生动地讲故事)
二、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学生采用自主识字的方式进行。)
会认的字:阅、固、调、皇、俄、拜
会写的字:堂、镜、闲、待、阅、腿、随、调、简、拜、访、具
1、其中“调”“待”是多音字,在课文中分别读tiao、dai;还可以读diao。(调动)dai(等待)。
2、注意引导学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比如,“堂”与“常”、“镜”与“境”、“访”与“坊”;
3、注意“拜”起笔是撇不是横,右边是四横不是三横,“具”的里面是三横,不要少写一横。
4、比较“闲” 与“阅”、“闭”,“腿” 与“随”,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他们分清楚。
5、同学们在玩中的发现能够谈谈吗?从玩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三、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列文虎克是什么人?(职业是什么?)
2、他玩的是什么?
3、他玩出了什么名堂?
四、作业:
生字组词
第二课时
一、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内容。
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五个自然段)
2、哪几自然段讲了列文虎克玩并且出了名堂?
3、“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三、四自然段)
4、分组讨论从哪几个方面写列文虎克是怎样玩出了名堂的?
从三个方面:
(1)一边看门,一边磨镜片,玩放大镜;
(2)玩放大镜,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发明了显微镜;
(3)接下去写的是在玩显微镜的流程中发现了微生物。
5、课文中对小人国、居民、玩具三个词语加了引号,你认为这是为什么?(这是对微观世界和微生物的拟人说法和对显微镜的形象表述(借代),加上引号,不仅起到强调的作用,还使这些词语具有特殊的意味,避免了使用一些术语的枯燥,增强了所要表达意思的趣味性和可感性。)(渗透环境教育)
6.引导学生简单归纳中心内容。
7、拓展练习
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开拓学生的思路。课文虽然讲的是列文虎克的玩耍,而实质是讲观察、好奇心和求知欲,它们是科学创造和发明的出发点和原动力。如富兰克林就是由于好奇心而揭开雷电之谜的。还有爱迪生,他小时候常常对人类的各种奇异的创造惊喜万状。他曾悄悄把家里的钟表偷出来,一件件拆开,然后再装上,一心要了解它的秘密,相信学生会对这些事例有所了解,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交流交流。
二、小练笔
有了前面所受到的启发和收获,让学生写一写玩中的乐趣和收获。要鼓励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出自己在玩中的乐趣和收获,但要注意这是小练笔,不能拔高要求。
板书设计:
15、玩出了名堂
列文虎克——玩镜片——做放大镜——玩放大镜——做显微镜——发现微生物
教学反思:
1教师未有把板书的完整过程详细跟学生说,有学生在作业时就容易把步骤搞错。
2 未有把其他科学家的例子跟学生分享。
《玩出了名堂》 篇2
学习目标
①认识“阅、固、调”等6个生字。会写“堂、镜、闲”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等17年词语。
②理解课文内容,从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
③写写自己玩中的乐趣和收获。
课前准备
①生字词卡片或制成的电脑课件。
②师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关资料,拓展“资料袋”的内容。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①教师引述。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爸爸妈妈是怎么对待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
②学生交流。
③教师导入。玩耍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行为,然而在科学史,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却是在玩耍中产生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就是“玩出了名堂”。(板书课题并读题)
④学生读题,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
⑤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在黑板上。如:
a.什么是“名堂”?
b.谁玩出了名堂?
c.他玩的是什么?
d.怎么玩的?
e.他玩出什么名堂?
初读感知
①教师出示自读要求。
a.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
b.读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
②学生自主读书。
③检查自学。
a.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
b.出示新词,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的。
c.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精读课文,领悟玩法
①多遍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②画出表示“玩”的句子,指名学生再读。
③教师引导:想象一下,列文虎克是怎样磨镜片的,他心里会怎样想?
④学生交流想象时,教师要注意点拨:尽管把厚玻璃四周磨薄是件枯燥的事,但是因为他喜欢,他想用它来看细微的东西,所以他才玩得这么投入。
⑤指导朗读。能用赞赏的语气读读这一自然段吗?
课堂练习,当堂展评
①练习写“堂、镜、闲、待、阅”这五个字。
②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③当堂展评。
课后活动
搜集并阅读古今中外“玩出名堂”的故事。
第二课时
复习回顾
①听写生字词。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列文虎克一开始是怎样玩镜片的。
继续读书,了解玩出的名堂
①教师引言:列文虎克就这样玩,玩出了什么名堂?我们继续学习、研究。
②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a.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想: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他发现了什么?
b.指名学生多人次朗读,以使学生尽可能地摄取更多信息,生发感想。
③交流讨论。
抓住以下要点:
a.有新的想法?: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
b.有新的玩法:一片放大镜固定,另一片可以随意调节。
c.有新的发现:看到了一个平时看不到的“小人国”世界。
④转换角色想象。假如你是列文虎克,这样改变一下玩法竟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心里会怎样想?
⑤朗读体会感情。请同学们朗读“他用显微镜观察水……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体会感情。
a.自由朗读这部分内容,想想朗读时应该表达怎样的感情。
b.感情朗读,评点交流。
⑥表达感悟。了解了列文虎克玩中的发现以后,你想对列文虎克说些什么?(可多人次谈,学生交流时教师要画龙点睛地点拨、肯定)
欣赏玩出的名堂
①列文虎克看到的“小人国”究竟是什么?他究竟玩出了什么大名堂?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最后一段吧。
②学生朗读第五自然段。
a.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画出有关句子,可多遍地读,另外还可参阅资料袋里的有关内容。
b.指名学生多人朗读。
③交流讨论:a.“小人国”指的是什么?b.他究竟玩出了怎样的大名堂?
④指名朗读资料袋里的内容,议议发现微生物对人类的贡献。
⑤再次品读:对这一段中的标点符号有什么新的发现?(着重体会引号的用法)
交流玩中收获
①教师引述。同学们平常都爱玩,在玩中也得到一些收获和启发,也得到不少的乐趣。下面交流一下我们玩中的收获好吗?
②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选出一名同学到台前介绍。
练习生字
①出示生字卡片或显示电脑课件中的生字:腿、随、调、简、拜、访、具。
②学生说说怎样把这些字写得正确、漂亮。
③学生练写生字,当堂展评。
拓展活动
把自己的玩法和收获写下,准备在“玩法大比拼”的故事会上讲一讲。
《玩出了名堂》 篇3
一、通过本节课学习拟达到以下目标:
1. 会认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玩耍与发明创造是有联系的。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玩镜片的,玩出了什么名堂
3.初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
通过放手让学生自学生字、新词,自读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玩耍与发明创造是有联系的。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
四、教学准备
电脑制作的课件。
五、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 教师引述。(师: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谁愿意来说说自己喜欢玩什么?在玩中有哪些收获?)
2. 学生交流。
3.(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大家喜欢玩的花样还真多,但有人在玩的过程中有了重大发明,你们相信吗?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玩出了名堂》。)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开始新课的学习。)
4. 同学们,读了这个题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5. 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在课件上。如:
a. 什么是“名堂”?
b. 谁玩出了名堂?
c. 玩的是什么?
d. 怎么玩的?
e. 玩出了什么名堂?
6.教师评价:你们真会思考!提的问题很有水平!(大屏幕显示)聪明的孩子一定很想解决心中的疑问,那就赶快读读故事吧!
[让学生说说自己平时喜欢的游戏和在玩中体会,即从玩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另外,引导学生对课题提出问题也激发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质疑能力。]
二、由疑而入,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遇到生字、新词想办法读准。)
2.整理生字、词(已布置课前预习)
检查生字、新词、多音字的认读情况。(出示课件)
3.师: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就是在玩中产生的。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个故事内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比一比,谁知道得多,谁说得完整哟!
[让学生把问题提出来,又把问题还给他们,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有扶有放,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方式。再次,训练学生默读的能力。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真正做到自主学习。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并且充分的交流阅读收获是一个实效性很强的学习方式。]
[给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以自主学习成果激励成功学习的自信。目的是掌握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4. 学生交流。通过读,你已经依次解决了哪些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a. 说一说。(根据大屏幕,回答)
师:谁玩出了名堂?(板书)
列文虎克喜欢玩什么?(板书)
先做出了什么名堂呢?(板书)
生:……
师:列文虎克又用放大镜玩出了什么名堂呢?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并用原句说一说。
生1: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
师:那谁来说说显微镜是怎么回事?
(学生利用课前收集的介绍显微镜的知识,教师随即用课件显示)
生2:他最早发现了微生物。
师:那谁来谈谈微生物又指的是什么?
(学生介绍微生物的知识,教师出示微生物的幻灯图画。或联系资料袋)
师:相信大家通过刚才的学习,对列文虎克的发明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是啊!列文虎克最开始的工作是看守大门的,最后成了科学家。他为什么会成功呢?
b.请学生说说全文的主要内容。
[由问题引入,学生初步把握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c.回归教学难点
现在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个的故事呢?(赞赏)板书
三、课堂练习
1.巩固生字、词的认读,书写。(比一比,谁的观察能力强,字最漂亮、最工整、用时最快。)
板书设计:
玩 出 了 名 堂
磨镜片 做放大镜
列文虎克 放大镜 做显微镜 科学家
显微镜 发现微生物
玩出了名堂 篇4
三年级上册有一篇课文,题目是《玩出了名堂》。我仔细读来,觉得蛮有意思的,相信同学们也一定能够像我一样的喜欢这篇课文。
上课音乐一响起,我就胸有成竹、一脸灿烂的走进教室。简单的师生问好之后,我就迫不及待的想要把学生带进课文了:“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让我们走进一位科学家,看看他是怎样在玩耍之中来发现科学的。”看看同学们的反映一般般,没有我想像之中的兴奋。可能是我的揭题导入不够精彩吧!
让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我想,这堂课的精彩就要开始了,于是便使出了浑身解数,来开展教学:
师: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你最想告诉大家的是什么?
生:列文虎克真会动脑筋。
生:列文虎克真的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我想:学生真厉害,把要点都说出来了。
师:谁还想说一说吗?
生:这篇课文很有趣,就是我们下课时不知道怎样也能玩出名堂。
生:我们平时就打打球、踢踢毽子,要不就在教室里看看课外书,下下棋,其实没什么好玩的,也没什么新鲜的东西。
生:我真的想能够好好的玩一玩。
学生的一番话深深的震撼了我。他们说得很对,课文真的很有趣,他给我们展现了一位科学家在玩中发现了微生物,使我们每个人都能受到启迪。学生也喜欢这类课文,可是面对这篇课文,学生阅读的兴致实在不能提得怎么高。
是啊,要学生在平时的玩中也能“玩出名堂”谈何容易!况且,据我了解,他们可以玩的真是有限,商店里的除了赛车,似乎再也找不到适合他们的东西了,平时只有参加一些文体类的活动,在家里看看电视、看看书,或是找小伙伴一起聚一聚,适当调节一下紧张的学习。平时学生对任何游戏没有一种要深入去研究的想法,再说,一般的玩的东西其实也没有深入研究的必要,也没有谁指导过学生一定要在玩中思考问题,玩只是放松的一种方式。可以说这方面的现实基础是没有或很欠缺的。因此,虽然学生对课文从未产生过怀疑,但等到真的要让他们去感受课文中的人、事物,又可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我对这堂课的美好愿望早已抛到九霄云外,课还是要上下去的,可是在接下去的朗读过程中,我只能带着学生和遥远的列文虎克隔窗看花、镜中望月。
怎样让这类课文让每位学生都从心底里喜欢,真正做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心灵的交融呢?我想,还得从文本入手,从现实生活入手。
难道,我自己对这篇课文真正的用意完全理解了吗?我真的要让我的每一位学生也像列文虎克那样成为一名科学家?在不断的反思自己之后,我似乎又豁然开朗:学生并不可能像列文虎克“玩出了名堂”,但是他们却知道如何在野炊时让火更旺;他们知道家里春蚕的生长全过程;他们还知道家里养的甲鱼怎样一点点长大;更知道家里的织布机是怎样织出美丽的花纹的……有这些就够了,有了这些,我们的学生就比老师更有见识;有了这些,其实就有了像列文虎克那样的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有了这些,我们就发现了学生身上的对事物的好奇心和那种强烈的求知欲。再听听学生课堂上那种与众不同的、富有独特个性的声音,不正是说明他们在思考、在拿列文虎克和现实生活中的自己作比较吗?他们思考的其实比老师更多!
我想,我和学生们一样,是这篇课文的真正受益者。他教会了我如何去真正的思考、看待问题。这篇课文还没上完,可能永远都上不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首先要好好准备准备,带领我的学生好好的去“玩一玩”,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玩中的乐趣、玩中的学问。然后真正的做学生的朋友、长者,用自己的求知欲,激发学生那旺盛的求知欲。最后,还要重重的审视自己的语文课,是否能够 “以阳光召唤阳光,以高尚激励高尚,以生命培养生命”。
《玩出了名堂》教学反思 篇5
由于第一课时学生已经能够将课文内容理解,并能讲述这个故事了,所以本节课的时间就放在学生汇报自已受启发的部分,互相交流感受后,重点放在了小练笔上,平常我们都爱玩,让我们来写写玩中的乐趣和收获吧。由于讲课时交流的时间较长一些只剩余十分多钟时间来写小练笔,而我又急于求成,不想把课堂上的内容推到课下就一个劲地催学生要快,并时刻提醒学生还剩几分钟就要交流了,而我越是急燥学生却越写得慢,下课时没来得及交流我就要收写完的同学的作品,学生们匆匆收尾,我看到许多学生都没来得及细细思考,显然课堂上的十来分钟时间浪费了。
第二节课进行教学时我吸取了教训,交读课文及单个交流感受的时间放短,节余二十分钟时间给学生作为练笔,并和学生谈话使学生先确定了内容,下笔前我一面告诉学生不要慌又叮嘱学生注意节约时间,这次明显学生写得质量高出了许多,未下课前已有学生写完了,我让这些学生站起来读自已的作品,学生读得兴趣很高,下课时已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写完了,而也有七八个学生读了自已写的`。看来课堂上自已首先不能急燥先乱了阵。
《玩出了名堂》教学反思 篇6
新课程标准就阅读要求我们做到: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尝试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重视默读,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读书的训练,力求读透、读精,即要透过阅读培植学生自我感受以及理解、欣赏和评价的潜力,又要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体验语文情感,丰富语文的积累。《玩出了名堂》这篇课文,我就是朝这个要求做的。
课一开始我就抓住学生触动最大、印象最深的“名堂”展开读书交流。这样能够激起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对列文虎克的伟大发现有充分的认识,对列文虎克本人充满敬佩,为接下去感悟列文虎克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伟大的发现做好充足的铺垫。我从文尾出发(最后一自然段)帮忙学生明确这个大名堂是指什么,并透过朗读告诉大家,列文虎克玩出了什么成绩。紧之后,引导学生深刻感受列文虎克玩出的名堂到底有多大。
列文虎克的伟大成绩在学生头脑中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导学生回过头来看一看,找到课文2、3、4段讲了列文虎克玩的过程。这就进入到了本节课的第三大环节,思考列文虎克一步步玩出了怎样的花样。在一步步地理清故事脉络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概括文章主要资料。于点评中让学生明白:象这样好好细读文章,用简洁的话语,列出重点情节,能够帮忙我们很好地概括出文章的主要资料来!这一环节下来,学生既理解了资料,又发展了语言,还体会了学法,凸显了环节的整合,增强了实效。
《玩出了名堂》教学反思 篇7
“名堂”在课文中的意思是发明与创造。因此,在教学中,我时时把“玩”与“名堂”紧密联系在一起,以 “列文虎克是怎样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作为贯穿全文教学的一个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玩耍与发明创造是有联系的。其次,引导学生从故事中受到的启发是教学的重点之一。本课实质上是讲观察、好奇心和求知欲是科学创造和发明的出发点和原动力。在学生学习了本课后,我让学生举例说说有关这方面的事例,让学生受到更深刻的启发,体会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必要性。
本课值得我反思的地方是,我在倾听学生回答问题方面做得不是很好。表现在,好几次学生没有读完或者回答完问题,我就迫不及待地接话了。还有当学生出现口误或者不规范的表述时,我也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并予以纠正,这样容易让错误在学生脑中扎根,是值得引起重视的行为。这些都是我在教学中需注意的地方,不过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争取使学生学有所得,促使教学有效化。
《玩出了名堂》 篇8
学习目标:
生物”等17个词语。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引导学生写出玩中的乐趣或收获。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放手让学生自读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新词。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列文虎克、显微镜、微生物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预设:
第一课时
一、抓住“玩”字,谈话导入
1、同学们,刚才的课间10分钟,你们在干什么?
2、你们平常最爱玩些什么呢?谁愿意说说自己在玩中的体会?
镜片,你们想怎么玩?
4、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三百多年前,荷兰的生物学家列文虎克也喜欢玩,而且特别喜欢玩镜片,不同的是列文虎克在玩镜片时竟玩出了名堂!(板书课题:玩出了名堂)(齐读课题)
5、看到课题,你们想说些什么?有些什么疑惑?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刚才大家提出了不少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先要将课文读通读顺,并勾画出生字,读准字音,遇到长句子和难句子先把它画下来,多读几遍。开始读书吧!
2、课文里出现的生字你们会读了吗?如果你会读,就请你快速读出来。(多媒体以游戏的形式依次出示生字、词语)
(1)同学们,你们能再读读这三个字吗?注意后鼻音的发音。(多媒体依次闪现:“堂”、“镜”、“访”三个字)
(2)谁来带读这两个字呢?(多媒体依次闪现多音字:“调”、“待”)
3、那么,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吗?
4、同学们,要想更好地记住这些字,我们就要写写它们。在写之前,请注意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摆放的位置。(多媒体显示田字格中的字)你们说说哪些字书写时容易出错?
教师应强调:
(1)哪些字容易写错笔顺?(重点是“腿”与“随”)
(2)“闲”与“阅”,“腿”与“随”在对比中定好。
(3)“镜、待、调、访”为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简、堂”两字要堂堂正正、笔顺简单流畅。
(4)“拜”的右边是四横,“具”的里面是在横,不要少写一横。
5、现在请同学们开始练习,书写时要按笔顺规则认真书写,并注意写字的姿势。
三、环绕“名堂”,精读课文
1、刚才我们与生字交上了朋友,现在请你们把生字放回课文,再读一读课文。可以邀上你的小伙伴一起读;遇到不懂的地方互相说话;也可以一边读一边拿笔做记号,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2、谁能用比较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现在,谁能解答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那些问题?
4、逐段朗读,探究“玩法”。
(1)解析“怎么玩”——学习课文第2、3段。
①读一读。让学生朗读第2、3自然段,教师重点指导多音字的读音。
②想一想。从列文虎克玩镜片的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列文虎克玩镜片的特点:在做中玩,在玩中做。)
③你会怎样玩镜片?谁来谈谈你对列文虎克这种“玩法”的看法?
(2)感悟新“玩法”——学习课文第4段。
①自由朗读课文第4段。
放大镜下蚊子的腿吗?
③列文虎克第二次是怎么玩的?又发现了什么?想感受一下显微镜下的“小人国”吗?
④看了放大镜下蚊子的腿,看了显微镜下的“小人国”,你们想说些什么?
⑤转换角色想象:假如你是列文虎克,就这样改变一下“玩法”竟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此时你的心情怎样?内心会怎样想呢?
⑥我们就带着这种感觉来读读课文。
⑦交流感悟:了解了列文虎克玩中的发现以后,你想对列文虎克说些什么?
(3)感叹“玩出的名堂”——学习课文第5段。
①列文虎克看到的“小人国”究竟是什么?他究竟玩出了什么大“名堂”?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最后一段吧。
②列文虎克在玩镜片时有了伟大的发现,聪明的你在读这一段时对其中的标点符号又有什么新发现呢?
③为什么“小人国”和“居民”两组词语要用上双引号呢?
④你们认为“小人国”是指什么?“居民”又是指什么呢?
⑤现在你们明白列文虎克究竟玩出了怎样的大“名堂”吗?
(4)讨论“玩观”——学习课文第1段。
①平常同学们都爱玩,在玩中也一定有一些自己的心得或体会。现在读了列文虎克的故事后,你们对“玩”有新的认识和感悟吗?
②先小组交流,然后派代表汇报。
③课文对“玩”又持有怎样的观点呢?让我们齐读课文的第1段。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你们悟出了什么道理?此刻你们想说什么?
2、学生交流感受。
3、课后,你们还可以搜集有关列文虎克、显微镜、微生物的图片及文字资料以及古今中外“玩出名堂”的故事,我们将在下节课中交流。
第二课时
一、交流融会,升华“玩”法
1、《玩出了名堂》一课,全文贯穿一个“玩”字。初看时,也许有人会认为列文虎克的重大发明创造是在他不经意的玩中完成的。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其实不是这样的。列文虎克虽然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但是他非常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在玩中也是如此,最终他玩出了震惊世界的“名堂”。同学们,你们谁愿意汇报你所了解的其他有关列文虎克和他的研究成就的资料?
2、学生交流汇报搜集到的有关列文虎克、显微镜、微生物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3、“玩家大搜索”
(1)从同学们的汇报中,我们明白了:拥有好奇心、赋有求知欲、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是科学创造和发明的出发点和原动力。古今中外还有不少名人也是从“玩”中玩出了“名堂”。比如:富兰克林就是由于好奇心而揭开雷电之谜的;还有爱迪生,他小时候常常对人类的各种奇异的创造惊喜万分,他曾悄悄把家里的钟表偷出来,一件件拆开,然后再装上,一心要了解钟表的秘密……同学们,接下来就让我们放眼世界,进行一次“玩家大搜索”吧!
(2)学生汇报交流搜集到的古今中外“玩出名堂”的故事。
二、链接生活,延伸“玩”观
1、我们就应当像列文虎克这些名人那样,在玩中有所发现,在玩中获得启示,在玩中敢于创造!现在就请同学们回忆自己以往在玩中的乐趣、收获;也可构想自己往后可能玩出怎样的名堂。
2、学生交流、展望。
3、玩家赠言:把你的一句心愿、一首心情小诗、一篇“玩”法心得写下来,以此赠给你的朋友、家人吧!(教师应鼓励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出自己在玩中的乐趣、感悟和收获。可以是一句格言、一张卡片、一首小诗、一篇读后感……)
4、组织学生汇报交流,点评学生作品,奖励“写话小明星”。
板书设计:
玩出了名堂
磨镜片 放大镜
玩 名堂
放大镜 显微镜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教后反思
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说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玩镜片玩出了名堂,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在教时主要让学生读,反复地读,从读中感悟,进一步去理解课文,平时注意细心观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可能会有所发现。因此,在这里有一个小练笔,让学生从自己平时的各种玩法中,选一件或者以上来写一篇玩的乐趣或者收获,大多数学生写得出,但写得不多,寥寥几句就结束了,这在教学中是个难度,学生有内容写,就是表达不出。
《玩出了名堂》教学反思 篇9
《玩出了名堂》这篇文章讲得是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并在工作之余消遣磨镜片,做成放大镜,突发奇想发明了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这个有趣的故事,全文贯穿一个“玩”字,他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在玩中完成的,也正是列文虎克在玩的过程中善于官场,善于思考,才玩出了震惊世界的名堂。启发学生在玩中也要细心留心观察。
“名堂”在课文中的意思是发明与创造。因此,在教学中,我时时把“玩”与“名堂”紧密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学习。
1、《玩出了名堂》一文的教学要贯穿一个“玩”字。初读课文,似乎列文虎克的重大发明创造是在不经意的“玩”中完成的。其实不然。正是列文虎克在“玩”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玩”出了震惊世界的“名堂”。一开课就可以以“玩”为线索,针对课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2、朗读是学生心灵与课文之间的对话。引导学生感受感悟也是阅读教学的重点所在。在朗读时要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思考讨论,挖掘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个性表达。让学生在读读议议中增强感悟,丰富体验,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升华。
3、抓住重点语句理解。列文虎克的伟大成绩在学生头脑中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导学生回过头来看一看,找到课文2、3、4段讲了列文虎克玩的过程。这就进入到了本节课的第三大环节,思考列文虎克一步步玩出了怎样的花样。在一步步地理清故事脉络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于点评中让学生明白:象这样好好细读文章,用简洁的话语,列出重点情节,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来!这一环节下来,学生既理解了内容,又发展了语言,还体会了学法,凸显了环节的整合,增强了实效。
文章学到这里,玩出了花样的学习也就告一段落了。再出示“名堂”的三种解释,请大家思考:列文虎克为什么能够玩出这么多的花样?取得如此的成功?我们能够从中体会出什么道理呢?学生静下心来,回顾列文虎克玩出花样的过程,会有所感悟。“因为,所以列文虎克玩出了大名堂。”“如果,列文虎克就不能玩出大名堂。”总结出列文虎克玩出大名堂背后的秘密。即:持久的兴趣;无比的耐心;细致的观察;用心的思考。
随着课堂学习的逐步深入,学生一步步走进了列文虎克的内心世界,一次次加深了对列文虎克玩法的认识,最终,水到渠成,明白了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列文虎克玩出了大名堂,从中经历了真切地阅读体验,收获了宝贵的阅读方法。此时,出示列文虎克的一句名言:要成功一项事业,必须花掉毕生的时间。——列文虎克
《玩出了名堂》 篇10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调节”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列文虎克玩出名堂中受到启发。
3、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意识。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以“玩”激趣
1、静下心了吗?你们心里还想着刚才的游戏吧,就知道你们喜欢玩,其实老师也喜欢——(板书:玩)。这节课咱们去找一个外国朋友玩,跟老师一起写课题——玩出了大名堂。
2、你什么想问的吗?(学生质疑课题)
二、初读学字
1、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得先读通课文,并勾画出生字、读准字音,遇到长句子多读几遍。开始读书吧。
2、课文读通了吗?今天我们采用错误接龙法,谁愿意先来读读。
3、词语都会认读了吗?(出示词语)会读的快速度出来。
4、谁来当小老师?(小老师领读)谁又好办法记记这几个字?(出示:堂、镜、腿、随、调、待)。
5、为了帮助你们记得更好,咱们来写一写。写之前注意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写字的姿势。生练习时师注意指导并随机评价。
[设计意图]
错误接龙,也叫错误接读,原创者是赖联群老师。具体操作:先由一生朗读,当出现错读、重读、多读、倒读、停读之中的任何一种情况时,该生坐下,由下一位学生接着读,如此循环,直至结束。接龙的队伍可以是一排,也可以是教室的对角线或教师指定。我觉得错误接龙特别适合初读,此环节重在纠正字音,我先指名读,接着让所有的孩子蓄势待发,注意倾听,如有“情况”举手示意,反应快的孩子便有机会接读。这种朗读法趣味性高,比较性强,面向群体,涉及面广,更能激起热情,很适用!
三、“玩”味精读
1、刚才我们和生字交上了朋友,现在我们把生字放回课文,再读一读。读后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根据回答板书:墨镜片、放大镜;放大镜、显微镜。)
2、都说会读书的人,能把书读薄,你能把课文读成一句话吗?(默读并动笔划一划。)(交流,根据回答出示:列文虎克玩镜片和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
3、会读书的孩子,你们能试着把一句话读成一个字吗?(根据回答圈处“玩”字。)
4、是呀,就是玩,让我们来仔细看看他是怎么玩得吧。
a、学习第三段
1)谁来告诉大家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
2)谁是列文虎克?你怎么会玩起镜片呢?你居然能用它来看细微的东西,当时你心情怎样?
3)列文虎克你想说什么吗?(根据回答引读:列文虎克玩镜片,玩出了大名堂。)(生:当时太高兴了,就像小兔子一样蹦了起来。师:是嘛,太棒了,快告诉大伙让大家和你一起蹦吧——)
5、学习第四段
1)列文虎克继续玩吗?谁来告诉大家。
2)列文虎克,你就这么改变一下玩法就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快把你看到的告诉大家。
3)太好了,这回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你现在想说的是什么呢?
(根据回答引读句子:列文虎克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
6、学习第五段
1)列文虎克玩出了大名堂,孩子们都知道了,他们高喊——(列文虎克玩镜片和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
2)大人们也都知道了,他们相互交谈着——(列文虎克玩镜片和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
3)这事连英国的女皇都知道了,她亲自来拜访列文虎克,女皇对他说——(列文虎克玩镜片和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
4)不仅英国的女皇知道了,就连俄国的沙皇也知道了,他也赶来欣赏“玩具”,他竖起大拇指说——(列文虎克玩镜片和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
7、列文虎克现在的心情又是怎样的,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呢?
四、“玩”无止境
1、孩子们,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对列文虎克、同学们还有其他人)
2、课后你们可能收集列文虎克、显微镜、微生物的图片及文字以及“玩出名堂”的故事,我们下节课交流。
《玩出了名堂》教学反思 篇11
《玩出了名堂》这篇课文写的是列文虎克玩文稿大镜玩出名堂的事情。
在教学中,我从“玩”字入手,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本课中的“名堂”是指列文虎克的新发明、新发现。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学习讨论题:列文虎克每次是怎么玩的?他都玩出了哪些名堂?设定了学习任务后,我让学生多形式、多次数地阅读文章,让学生尽可能地报取更多信息。然后,在回去答问题时,我通过提示让学生抓住以下要点:他有哪些新的想法?哪些新的玩法?又有哪些新的发现?最后进行角色转换,假如你是列文虎克,这样改变一下玩法,就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你的心表会是怎样的?心里会怎么想呢?这样,学生通过阅读,很容易就能解决学习讨论题,完成学习任务。于是我趁热打铁,问:“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玩也不是件坏事。”有的说:“玩就玩些有意思游戏,打人、疯闹玩不出名堂。”有的说:“要想玩出名堂就要善于观察,勤于动脑。”课堂在愉快中结果。
课后我想:这节课之所以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而且学生参与热情高,主要是预习讨论题设计合理,且结合了年部语文研究主题,让学生充分想象,使学生入境学习,加之课堂上阅读充分,课前预习到位,因此课堂收到了好的学习效果。
《玩出了名堂》教学反思 篇12
《玩出了名堂》说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利用看守大门工作的清闲磨镜片,做成放大镜,在玩放大镜时,突发奇想,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有了惊人的发现,随后做成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观世界。
课文以“玩”为线索,以“名堂”为中心,因此我在教学时把“玩”与“名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什么名堂?”作为贯穿全文教学的一个重点问题。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尝试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读书的训练,力求读透、读精,就是要通过阅读培养学生自我感受以及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又要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体验语文情感,丰富语文的积累。
在教学过程中,我想方设法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大胆地表现自己,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如课文导入时的谈话,我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问学生平时爱玩什么?在玩中你有哪些乐趣和收获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揭示课题后,我让学生围绕课题说说你想知道哪些问题?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谁玩出了名堂?玩什么?怎样玩?玩出了什么名堂?接着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自学课文,让他们在读中理解和感悟,使他们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大概内容。
阅读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阅读的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过程。阅读教学是为了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老师对课文的解读,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与理解。当检查完学生对词语和多音字的掌握后出示:列文虎克玩( ),又玩( ),发明了( ),发现了( )。学生能根据课文的内容回答出来。
个性阅读的意义还在于: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倾听不同的声音,见识各种各样的观念。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思想产生碰撞,自然会产生一些个人体验。
教学课文第三段和第四段时,我主要采用了“读悟法”进行教学,这不仅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还给他们充足的思考空间。学生就在这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中通过朗读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平实,获得了情感的升华。同时在朗读的基础上引导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学生才能把书读进去、读出味来,学生的感悟才深入,才能悟到读书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我通过让学生划找句子后问学生:当列文虎克磨镜片和发明显微镜后发现微生物后,他会想些什么?你又想对他说些什么?接着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师生比赛读,使学生在读中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体会到列文虎克爱动脑筋的可贵品质。我还不失时机地让学生阅读微生物的小资料,让学生进一步领会许多发明和创造都是玩出来的。
这节课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当揭示课题后,我问学生:名堂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不出来。这个问题可放在学完三、四两段后进行,学生就能说出“名堂”的意思是“成就”的意思。其次在教学“他用显微镜观察水……比地球上的居民多得多”。这句话时,如果配上一张“一滴水在显微镜下”的图片,学生学习的效果应该要好得多。
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挖掘和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引导“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在深入地探究中获取学习的乐趣,体验语文的魅力。